- 【产品名称】注射用磷酸川芎嗪
- 【规格】50mg(按C8H12N2·H3PO4·H2O计)
- 【主要成份】磷酸川芎嗪。
- 【性状】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块状物。
- 【功能主治/适应症】
适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(如脑供血不足,脑血栓形成,脑栓塞引起的脑梗死)。
- 【用法用量】静脉滴注。一次50~100mg,缓慢滴注,宜在3~4小时滴完,一日一次,10~15天为一疗程或遵医嘱。
- 【不良反应】偶见胃部不适、口干、嗜睡,减量可缓解,过敏反应偶见。
- 【禁忌】1、对注射用磷酸川芎嗪过敏者禁用。2、脑出血或有出血倾向患者禁用。
- 【注意事项】1、脑水肿或少量出血者与缺血性脑血管病鉴别困难时应慎用。2、对冠心病患者在静脉滴注时应注意观察心率、血压的变化。3、血压低者慎用。4、注射用磷酸川芎嗪静脉滴注速度不宜过快,应严格控制静滴速度。5、本品为含钠制剂,高钠者应用时请注意。6、使用本品要密切观察,一旦发生过敏反应,立即停药,迅速采取地塞米松、扑尔敏等抗过敏药物救治。7、使用前请详细检查,如有药液浑浊或异物、瓶身破裂、封口松动等,请勿使用,一策安全。8、注射用磷酸川芎嗪一经使用,即有空气进入,剩余药液切勿贮存使用。
- 【药物相互作用】本品酸性较强,不宜与碱性药物配伍。
- 【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】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。
- 【老年患者用药】老年患者生理机能减退,应酌情减量。可参考其它项下内容或遵医嘱。
- 【药理毒理】本品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,并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;也能扩张小动脉,改善微循环和脑血流,产生抗血栓形成和溶血栓作用。
- 【药物过量】尚缺乏注射用磷酸川芎嗪过量的研究报道。一旦过量,应立即停药,给予对症和支持治疗。
- 【药代动力学】文献资料表明,动物静滴磷酸川芎嗪后,药物在体内分布广泛,主要在肝、心、脾、脑等血流丰富的器官,且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。川芎嗪在体内大部分被代谢,消退迅速,用药后24小时尿中原形药排泄量只占用药量的2.76%,粪便不能检出。
- 【贮藏】避光,密闭保存。
- 【生产厂家】吉林省辉南长龙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
- 【批准文号】国药准字H20040655
- 【生产地址】辉南经济开发区医药产业园
补充说明
注射用磷酸川芎嗪适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(如脑供血不足,脑血栓形成,脑栓塞引起的脑梗死)。静脉滴注。一次50~100mg,缓慢滴注,宜在3~4小时滴完,一日一次,10~15天为一疗程或遵医嘱。不良反应:偶见胃部不适、口干、嗜睡,减量可缓解。